刘同舫: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的四对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样凝聚着全社会的力量。随着“十三五”规划即将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朝向伟大复兴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坚持、深入学习、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精髓,具体体现为需要妥善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四对重要关系。
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在新时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接续奋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需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珍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自信,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到底。“创新”就是要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要勇于、敢于、善于在理念、思路、机制体制和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在坚守道路、继承经验中继往开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守正”是坚守方向、矢志不渝的定力,“创新”是驱使前进、永不停歇的动力,只有将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中国这艘“巨轮”始终在正确的航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直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
把握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这要求我们辩证看待、正确处理好机遇和挑战之间的关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变幻莫测,种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挑战着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从国内看,“十三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实力不断上升,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为现代化发展积蓄了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深化、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和关键核心技术受限等现实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实现中国人民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依然任重道远。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战略需求,正确看待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充分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引致的新特征和新要求。要增强机遇意识,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期成果和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优势,抓住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新时代“四个全面”走向深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强化风险预警和危机管理意识,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努力创造客观条件“化危为机”“变中突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把握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为了践行这一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开拓创新、前赴后继、奋起直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必须把握根本目的与具体手段之间的关系,要抓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围绕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客观需求精准施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采取各种必要手段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持续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收入、养老等民生问题,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权利;营造美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分配正义,加快实现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等。以目的支配手段,以手段支撑目的,才能又好又快地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全方位实现。
把握好“远景”和“近景”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考验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仍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妥善处理好“远景”和“近景”之间的关系。既要瞄准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进行定位,围绕现代化建设的九大任务谋篇布局,做好发展的顶层规划,推动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也要脚踏实地、高质量地完成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这一近景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迈进。远景目标和近景目标是辩证的、相对的,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当前的远景目标也可能成为更高、更长远发展视域下的崭新近景目标,而“远景”之外仍有更高层次的“远景”,只有根据发展的现实状况在“远景”和“近景”中及时调适与适时切换,合理发挥阶段性目标对客观性现实的引领、规范和导向作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抵达社会主义发展的更高境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凝聚共同意志,才能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唯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建议》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才能不断克服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终胜利